yh0612cc银河

    yh0612cc银河集团
    English
     
    新闻中心
     
    yh0612cc银河时讯
    行业新闻
    视频新闻
    首页 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 正文
    强推改革 力促转型(王萍在全区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)
    2016/3/4 8:42:12

     

    强推改革  力促转型

     

    奋力开创新常态下姜堰建筑业发展新局面

     

    ——在全区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

     

    (2016218)

     

     

    同志们:

        新春伊始 ,区委、区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区建筑业工作会议,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建筑业发展情况,部署落实新一年目标任务 ,动员全区上下特别是建筑战线的广大同志正确把握新形势 ,积极适应新常态,切实找准新定位,全面加快改革和转型发展步伐,努力在新的起点上续写姜堰建筑业新辉煌。马上 ,李区长将作重要讲话,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 、抓好落实。根据会议安排,下面,我先对全区建筑业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。

        一、克难攻坚,逆势奋进 ,全区建筑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

        20l5年是建筑业发展极其艰难的一年 。这一年 ,面对房建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 ,全区建筑系统继续发扬敢打硬仗 、善打恶仗的顽强作风,坚持“稳中求进、进中求好”主基调,坚定信心,迎难而上,坚持不懈推进转型发展,建筑业整体实力和质量效益得到同步提升。

        ()发展质态持续向好 。一是规模总量稳步扩大 。全区建筑业在逆境中砥砺前行,艰难实现稳中有进 ,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30亿元 、工程结算收入320亿元 、建筑业增加值l02亿元 ,同比分别增长l0.26% 、10.32%、l0.87%;累计施工面积7544万平方米,竣工面积30 15万平方米,同比分别增长7.86% 、4.07%。二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。全区建筑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达46家 ,其中超5亿元企业l2家 ;建筑业前l0强企业共完成产值335亿元,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8%,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;境外营业额达2.6亿美元 。三是综合贡献率进一步提升。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4586亿元,在姜入库税收5.48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1.35%、23%;全区建筑业从业人员13万人,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9% ;从业人员年均劳动报酬6万元,比上年增加5000元。

        ()结构调整有序推进。一是建筑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。先后组织全区建筑业骨干企业赴海安、海门等地以及上海宇辉 、杭州萧钢等龙头企业学习考察,积极借鉴他们在科技创新、建筑产业化等方面的经验做法,有效激发了本土企业加快发展的动能 。yh0612cc银河集团投资3亿元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项目已完成一期土地征用 、规划设计 、营业执照申请等工作 ,首开了泰州市建筑工业化的先河。二是体制机制日趋优化 。企业股权结构调整有力推进,正太集团将决策层与经营层分开,推行扁平化管理,再造业务流程 ,减少管理层次,缩短管理链条,提高决策运营效率 ;同时调整融资结构 ,成立投资公司,拓展融资渠道,探索发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,企业融资效率和资本运作能力显著增强 。yh0612cc银河集团巩固发展多元化经营 ,顺利接管溱湖酒店。中程 、万邦、鸿佳、正裕组建企业联盟 ,达到“优势互补 、合作共赢”的目的,基本实现税收、业绩、人才引进倍增目标。

        ()竞争实力不断增强。队伍建设方面,引导建筑企业加强人才培养,多渠道开展教育培训 ,全年累计培训6000多人次,新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84人、一级建造师57人、二级建造师222人,同比分别增长6.9%、23.9%、20.7% 。正太集团童红扣同志获得江苏省职工技能大赛一等奖 。资质就位方面,加强企业资质动态管理,完成yh0612cc银河集团晋升特级资质申报工作 ,新增一级资质企业1家、二级资质企业5家 。全区现有资质建筑企业l74家,其中特级1家、一级13家 、二级52家。技术创新方面 ,狠抓科技示范工程创建,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 ,加快技术装备更新步伐,推进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。正太集团承建的博次瓦纳大学450床位教学医院项目斩获泰州市首个境外工程“鲁班奖”,中程公司参建的上海森兰国际大厦项目同获“鲁班奖” ;创全国化学工业优质工程奖1项、国家“3A”标化工地1个 、省市级优质工程39项,发布国家标准1部,获国家专利16项 、省级以上QC成果奖13项、省级以上工法16项、省级科技成果奖1项、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2项;6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获奖。

        ()安全监管常抓不懈。大力推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,加强对塔吊运行及分部、分项工程关键部位施工的远程监控,并将建设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人员LBS考勤情况纳入工程项目安全评价考核。扎实开展平安工地、文明工地 、绿色工地创建活动,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齐抓共管”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,继续推行安全工作网格化检查、“AB岗”更替 、“一对一”监管,做到施工安全监管全覆盖、无盲区。全年共组织整治巡查22 1 8人次 ,发现各类隐患问题2430处 ,下发巡查记录554份 、隐患整改通知书52份、局部停工通知书38份、安全生产停工告知书6份,实现建筑施工安全“零死亡”的目标。。

    ()服务企业倾心倾力。针对建筑领域不断凸显的信贷风险苗头,区政府从大局出发,密切关注企业资金链安全,加强动态监测,实施信贷周转,多次组织召开建筑业银企对接恳谈会,督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,确保不抽贷 、不压贷、不缓贷。在建筑业发展面临高库存困局、亟待转型的关键时刻,区政府及时召开高规格的座谈会,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、“把脉问诊”,共梳理出六大类15个问题 ,交由相关部门和镇牵头落实,限期办结。为抢抓“一带一路"战略机遇,组织企业考察沿线地区基础设施,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密切沟通 、广泛接触 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打下坚实基础。同时 ,始终不忘将建筑业引税工作寓于服务之中,分批、分区域召开姜堰籍建筑能人座谈会,并配套出台《姜堰区建筑企业规范纳税工作实施方案》,鼓励和吸引在外施工企业和建筑能人返乡纳税,努力营造“注册在姜堰、创业在全国、回报在家乡”的浓厚氛围。

    上述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,凝聚了各方共同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。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,我区建筑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: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。近年来,我区建筑业发展虽创造了良好业绩,但粗放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尚未根本扭转,规模化  、集约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。二是经营机制不够灵活。尽管我区早在十年前就已完成建筑企业改制 ,但多数企业仍未建立现代企业冶理制度 ,有的债务纠纷复杂 ,有的遗留问题较多,有的股权结构不优,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良性发展。三是企业转型步伐不快 。当前,建筑工业化、管理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,建筑市场的竞争发生了明显变化 ,已从施工能力、工程质量、品牌信誉的竞争扩大到资本运作能力、管理水平 、科技装备的较量,经营业务也从房屋建筑领域向基础设施领域、从单一施工经营向工程建设全程管理服务拓展,而我们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尚不能适应这一转变。四是服务效能不够高。研究分析建筑市场的深度还不够,“主动服务、一线服务”的意识还不足,扶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有待完善,施工安全监管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。上述问题 ,有的是长期未能化解的老矛盾,有的是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,有的是竞争之下遇到的新挑战 。对此 ,希望大家不回避、不退缩、不推诿,想方设法切实加以解决 ,不断为全区建筑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。

    二、深化改革 ,创新驱动,全面加快建筑业转型发展步伐

    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也是姜堰决胜全面小康、加速崛起振兴的首战之年。全区建筑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:深入贯彻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,以“学赶海安 ,跨越争先”为动力 ,加快实施“331”工程 ,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,扎实推进产业转型 、经营转轨、市场转向,不断强化服务职能,进一步助推全区建筑业做强、做专、做精。主要目标是 :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5亿元、增加值110亿元 、工程结算收入350亿元,买现在姜入库税收5.4亿元 ;晋升二级以上资质企业6家 。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,重点要牢牢坚持五个“不动摇” :

     ()坚持“走出去”战略不动摇,着力扩大市场份额。一要靶向发力,提高抢抓机遇的能力。开拓国际市场方面,要抢抓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推进的机遇,进一步扩大斯里兰卡 、马尔代夫市场,适时向印尼 、新加坡地区辐射;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传统的中非 、南非市场 ,择机开拓拉美、中东等周边建筑市场 ,力争取得新突破。开拓国内市场方面,要抢抓“一带一路”、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、新型城镇化等发展机遇,超前谋划 ,主动出击,在保持东部市场传统优势的同时,积极进军蕴藏巨大商机的中西部市场 。要结合国家重点投资方向 ,大力拓展水利 、电力、轨道交通、港口航道、综合管廊和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,不断优化业务结构 ,提升施工效益。二要集聚优势,提高抢占市场的效力。充分发挥正太集团龙头作用 ,把更多的队伍带出去,形成组团作战的整体合力,共同打好建筑产业“姜堰牌”,推动行业共荣发展。一级资质以上企业要把开拓外地市场作为规模发展的必由之路,作为一项硬指标、硬任务来谋划,增强“集群发展”意识,主动联合兄弟企业、自觉带领中小企业外向发展,形成优势互补、抱团合作的生动局面。二级资质企业也要坚定“走出去”的信心,寻求以自己的资质参与市场竞争,努力在同一市场上形成我区多个企业参与竞争的格局 ,提高入围和中标的概率。三要转变理念,提高开拓市场的层次。引导企业更新经营观念 ,不拘形式,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优势,广泛寻求与当地政府、银行、企业的战略合作。采用BT、BOT 、PPP等多种业务模式 ,进一步夯实开拓大市场 、找准大业主、承揽大项目的基础。加强产业链整合,推动施工企业与房产 、规划、设计 、制造、监理企业强强联合,逐步打造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一体化、设计与施工管理一体化、房地产投资与开发一体化的城市运营商 。

    ()坚持调优结构不动摇,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。一要提升应变能力 ,在结构调整上突出一个“快”字。顺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,吃透政策文件精神 ,理清国家投资方向,先人一步,战略性选择适合进入的重点领域。充分利用产业政策、新一轮资质就位等契机,科学合理调整产业资质结构 ,大力扶持高等级总承包企业 、专业企业加快发展,严格控制低等级总承包企业数量,着力打造适应高端市场需求的企业集群。二要培育行业龙头 ,在结构调整上体现一个“强”字。紧抓政策机遇 ,助力yh0612cc银河集团升特工作,指导、帮助联盟万邦进一步抓差补缺 ,为早日晋升特级资质打好基础。同时加快其他优势企业的资质提升,着力培育一批单体规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经济效益好的重量级企业 ,扶持一批有创新能力 、有发展潜力 、有竞争实力的行业“小巨人”,努力造就一批江苏建筑业品牌企业 、骨干企业。三要拓展专业领域,在结构调整上注重一个“精”字 。要加强企业间的资金、技术、管理等要素互补,引导管控能力强、市场信誉好的建筑企业通过联合承包形式参与地铁 、机场 、港口、城际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,加快培育一批装备精良、潜力较大 、市场急需的专业

    施工企业 ,把“短腿“拉长,把专业做精,全力抢占行业的制高点 。

     ()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,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。一要创新激励机制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,引导企业健全完善以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各项激励措施 ,建立劳动 、管理、技术、资本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,努力把机制的活力转化为发展的内在动力 。二要创新管理手段 。以加强信息化管理为基础,推进精确化管理 ,实现运营智能化、商务电子化 ,不断提高企业总部的管理效率,全面防控经营风险 。同时以项目管理为切入点 ,创新经营分配方式,建立项目公司化管理体系,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层、项目经理 、项目技术骨干的积极性。三要创新施工方式。坚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,加强关键技术 、共性技术和专业施工技术 、尖端施工技术攻关,广泛应用节能施工技术,向技术、管理和节约要效益 。积极应对技术工人减少 、环保要求提高等新情况 ,加快推进以“标准化设计、工厂化生产、装配化施工、成品化装修 、信息化管理”为特征的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。

    ()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,着力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。一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。协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,加快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革,建立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股权流转机制,健全完善产权清晰 、权责明确、运营高效 、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,实现企业投入多元化 、风险社会化、动力群体化。二要深化经营机制改革。坚持多元化经营,在做强、做精主业的同时,稳步与资本市场、建筑产品开发等有机结合,努力形成新的业务模式,提升产业层次 ,拉长产业链条,抢占高端市场。加紧启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项目建设,确保早投产、早见效 ,切实在新的领域开好头、领好向。充分认清全面推开“营改增”带来的挑战,引导企业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内部管理,努力把政策影响降到最低。三要深化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。牢固树立“人才强企、智慧兴业”的理念,瞄准人才国际化这一长远目标,加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以及具有主动应对挑战能力、敏锐洞察力 、高度创新和务实能力的企业管理人才 ;加强建造师队伍建设 ,努力造就一批职业项目经理 ;改进建筑工人培训方式,切实培养一批技术精湛、务实肯干的劳务层技术骨干和特殊工种的技能人才。四要深化安全监管方式改革。依托安全监管信息、平台 ,推行在建工程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 ,加大城区报监项目的督查力度,督促“一区两园”未报监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为,加强对民用自建房的安全监管 ,逐步构建“全面覆盖、职责明确、分片包干、责任到人”的监管网络,努力实现“责任网格化、执法痕迹化 、程序规范化”的监管目标。

    ()坚持强化服务不动摇 ,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。整合部门资源 ,协调各方力量,持续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,努力为建筑企业创造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。一要倾力支持,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。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,进一步修订完善《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业发展的意见》 ,加大奖励力度,扩大奖励范围,鼓励建筑能人返乡刨业、回乡纳税,重奖发展成绩优异、对家乡贡献突出的有功之人,不断激发企业加快发展、扩大贡献的原动力 。加快制定《建筑施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》等系列配套文件,研究完善入姜施工企业登记备案、政府性工程招投标制度,不断提升本土市场占有率。二要多方联动,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。金融部门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,强化银企对接,及时帮助建筑企业解决融资难题。财政部门要抓紧牵头组建建筑业融资担保平台,为建筑企业承接大型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。税务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的广度与深度 ,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,指导建筑企业及早做好应对‘‘营改增”的各项准备,提升税收征管效能 ,努力培植壮大建筑业税源 。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作用,定期开展走访调研,主动帮助企业化解发展中的“疑难杂症”,为“吃不饱”的企业找市场 、找任务 ,为“吃不下”的企业找分包、找队伍。三要宣传发动 ,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。充分发挥报纸、电视、门户网站等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,广泛宣传建筑业的支柱产业、富民产业地位以及对地方财税的突出贡献 ,大力宣扬建筑企业家艰苦创业 、奉献社会、积极为家乡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先进事迹 ,真正让有为的人有地位、有担当的人有光彩。

    同志们,新的目标鼓舞人心 ,新的任务催人奋进。新的一年,让我们以更加高远的追求、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昂扬的斗志、更加扎实的举措 ,努力开创姜堰建筑业发展的新局面,为实现“决胜全面小康、加速崛起振兴”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!

     

    [关闭本页]  [返回顶部]
    Copyright © www.zshcz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版权所有 :中国·yh0612cc银河集团有限公司    地址:江苏省姜堰开发区通扬西路126号    苏ICP备2024063034号
    XML地图